北魏《大方广华严经》

北魏《大方广华严经》

魏晋书法 [list:visits]℃
北魏《大方广华严经》《大方广华严经》是我国重要的大乘经典,有东晋佛陀跋陀罗所译的六十卷本与武周实叉难陀所译的八十卷本两种,这件写经书东晋六十卷本第三卷的〈卢舍那佛品第二之二〉,为向李兰女士所捐赠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件写经卷的首尾完善,纸墨如新。纵25.2 公分, 横778.2 公分。字形扁方,结体紧密。用笔稳健扎实,转折方硬,已具楷形;但横画拉得较长,收笔重按,尚见隶书的馀韵。全作行气疏朗,具有一种古朴的趣味。由于这卷的书法与纸质都与敦煌藏经洞的北魏写经相似,无怪乎卷后曾熙辛酉(1921)年的题跋称:“此敦煌石室藏北魏人书《大方广华严经》也。”
王羲之草书《瞻近帖》

王羲之草书《瞻近帖》

魏晋书法 [list:visits]℃
《瞻近帖》是《十七帖》丛帖第八通尺牍。是王羲之写给妻舅郗愔的一封信,信中对郗愔来会稽居住的消息感到高兴和期盼,并希望他能告知来期。《法书要录》卷十《右军书记》著录《瞻近帖》全文。刻入《十七帖》等。《瞻近帖》另有墨迹两件:一为唐代敦煌临本,二为元代赵孟頫补写唐人临本。释文:瞻近无缘省苦,但有悲叹。足下小大悉平安也。云卿当来居,此喜迟不可言,想必果言苦有期耳。亦度卿当不居京,此既避,又节气佳,是以欣卿来也。此信旨还具示问。大意:看来最近尚无机缘会晤,只有付之悲叹。您家中大小都平安吧。听说您将来这里居住,等待您来到,不胜欣喜之至,此言想必可以实现,要告诉 * 期喔。我意料您不想住在京都建康,这里地既隐僻,又当时令特佳,所以很高兴您能前来。这封信的用意是期待您能回信。
钟繇《贺捷表》

钟繇《贺捷表》

魏晋书法 [list:visits]℃
《贺捷表》释文:臣繇言:戎路兼行,履险冒寒。臣以无任,不获扈从,企仰悬情,无有宁舍。即日长史逮充宣大令,命知征南将军运田单之奇,厉愤怒之众,与徐晃同势,并力扑讨。表里俱进,应期克捷,馘灭凶逆。贼帅关羽,已被矢刃。傅方反覆,胡修背恩,天道祸淫,不终厥命。奉闻嘉憙,喜不自胜。望路载笑,踊跃逸豫。臣不胜欣庆,谨拜表因便宜上闻。臣繇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建安廿四年闰月九日,南蕃东武亭侯臣繇上。《贺捷表》译文:臣繇言:行军打仗,紧张艰苦,我已不能适应军旅生活,也因以不能获准上前线了。但挂念军情战况,日则踮足挂怀,夜则难以安眠。就在今天,长史来通报时,得悉奉魏王之命主持征南军务的征南将军曹仁运田单之奇谋,激励三军将士,与徐晃互相配合,并力作战,内线和外线同时进击,如期克敌致胜,斩获凶恶的叛我的逆贼的首级。贼帅关羽,已遭箭弩之伤。(在此役中),我南乡(今淅川东南)太守傅方和荆州刺史胡修投降关羽,正是“天之道,善者福之,淫者祸之”,(傅、胡逆天行事),使其不得善终 。听到这样的喜讯,喜不自胜。但见街道之上欢声笑语,载歌载舞。臣不胜欣庆,便随着自己的心愿拜表上闻魏王。臣繇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
北周铁山摩崖石刻石颂

北周铁山摩崖石刻石颂

魏晋书法 [list:visits]℃
颂文,刻于佛经右侧,共12行,行43—52字,字径22厘米左右,隶书为主,共614字,现可辩认476字。颂文系骈体文,讲究对仗,工整华丽,极富文采,记述了铁山刻经的时代背景、经主家世、刻经年月;记述了铁山摩崖的位置与周围地理环境,“瑕丘东南,大岗山南岭之阳。前观邾峄峨峨……却瞻岱岩巍巍……左顾昌岩,右临车驿……”并特别赞美了刻经书法艺术的精妙,“清跨羲、诞,妙越英、繇,如龙蟠雾,似凤腾霄……”意指其书法艺术可与“书圣”王羲之和韦诞、张伯英、仲繇相媲美。经主匡喆,系汉丞相匡衡之苗裔,是当时邹县颇有影响的名门望族。颂文记述的刻经时间为“皇周大象元年岁大渊献八月庚申朔十七丙子”,即公元579年为铁山摩崖刻经的年代。“大象”是北周静帝宇文阐的年号。是年,由他敕令禁止排佛事件的发生,允许官民信奉佛教,长达4年之久的“周武废佛”宣告结束,铁山刻经就是这次佛教复兴的产物。从颂文中“寻师宝翰”、“敢辑遗训”词句分析,颂文作者当系安道壹的弟子。由于颂文本身无年号可考,也有人推测其时代为隋朝(见王思礼、赖非:《铁山“石颂”的初步考察与研究》,(《书法》 * 第二期)。